发布时间:2024-08-14 22:54:47 来源:香蕉娱乐 责任编辑:名侠
点击图片即可进入香蕉影视观看
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众多的“名场面”,而其中非常令人动容的一幕,就是传奇天后席琳·迪翁压轴演唱《爱的颂歌》。这是席琳·迪翁二度献唱奥运会开幕式,也是她2022年确认罹患僵人综合征(SPS)以来,首次公开表演。
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中,杰克在沉没于海水前对露丝说:“无论人生多艰难困苦也不要放弃,勇敢活下去。”如今看来,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席琳·迪翁。因演唱了《泰坦尼克号》主题曲《我心永恒》而成为世界级天后的席琳·迪翁,十多年来饱受疾病困扰,罹患僵人综合征更是让她无奈离开舞台,但是她并未放弃。今年6月,席琳·迪翁的纪录片《我是:席琳·迪翁》在全球流媒体播出,在片中,席琳·迪翁想念她的观众,期待重返舞台,“我想再次唱歌跳舞,如果我跑不动,我会走,如果我不能走,我会爬行,但我不会停下来。”
声音曾是我人生之曲的“指挥”,它引领着我,而我跟随着它
1968年3月30日,席琳·迪翁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法语区的一个大家庭,她是家里十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。自幼热爱唱歌,梦想是“成为一名国际明星,一辈子都唱歌”。
小时候,席琳·迪翁站在厨房的桌子上给家人唱歌,她想象着自己是站在舞台上,“天花板上有盏灯,感觉我几乎可以触摸到光和群星。” 母亲在家乡小镇上开了一家小酒吧,5岁起,席琳·迪翁便会和家人一起在自家酒吧演唱民谣。1981年,13岁的席琳·迪翁发行首张法语专辑,1983年,凭借单曲《D'amour ou d'amitié》成为首位在法国获得金唱片认证的加拿大艺人。
1990年,席琳·迪翁发行个人首张英语专辑《Unison》, 该专辑进入美国公告牌专辑榜第七十四位,并获得50万张的金唱片销售纪录。这张专辑在1991年又让她获得第21届朱诺奖“年度最佳专辑”和“年度最佳女歌手”等奖项,使她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加拿大法语区出身歌手。由此,席琳·迪翁开始走向国际,电影《美女与野兽》《泰坦尼克号》等影片的主题曲,更是让她在全球炙手可热,在其职业生涯中,售出超过2.5亿张专辑,获得五项格莱美奖、两项奥斯卡奖,2004年被世界音乐奖评选为“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女艺人”,2016年获得公告牌音乐奖终身成就偶像奖。
2002年,席琳·迪翁与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大酒店签下了三年的驻唱合同,总共需要演出600场,每周5场,这被称为“音乐界史上最大的赌注”,因为从来没有歌手开启过在同一个城市这么长时间的驻演。最终,由于演出的成功,她的合同延长至2007年,票房最终超过4亿美元 。
席琳·迪翁为自己的嗓音骄傲,为自己取得的音乐成就骄傲,她说在生病之前,声音就是她人生之曲的指挥,“它引领着我,而我跟随着它。当你的声音能为你带来快乐,你就在自己的巅峰。”
但是,可怕凶猛的病魔来了,席琳·迪翁“天赐的声音”开始脱轨,在纪录片《我是:席琳·迪翁》中回忆那段岁月,她坦承自己非常难过,而被声音所“背叛”的恐惧,更让她隐藏了近20年。
2008年身体就出现问题,不让病情定义余下的生命旅程
纪录片《我是:席琳·迪翁》由奥斯卡提名导演艾琳·泰勒执导,真实地展现了席琳·迪翁与疾病斗争的幕后故事,电影收录了席琳·迪翁的档案镜头,以及她与孩子和狗在家中的温馨场景,也真实记录了席琳·迪翁发病后的痛苦。
《我是:席琳·迪翁》是席琳·迪翁送给粉丝的“一封充满情感、活力与诗意的音乐情书”,在影片的首映式上,她落泪说:“我已经好几年没看到这么多人了,真心感谢你们。这部纪录片是我写给你们每个人的情书。我希望很快能在舞台上见到大家。过去几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从发现病情到学习如何忍受并与它共存,但又不能让它定义我余下的生命旅程……康复期间,我意识到我是多么期待见到大家,我决定记录下我生活的这一部分,试着提高人们对这种鲜为人知的疾病的认识,帮助其他有同样疾病的人。”
2022年底,席琳·迪翁宣布罹患罕见病僵人综合征。僵人综合征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,全球每一百万人中有一到两人会受此病症影响,它表现为肌肉僵硬,患者反复出现跌倒、肌肉痉挛和慢性肌肉疼痛,在某些情况下,会完全阻碍行走。突如其来的噪音、情绪压力或触觉刺激,通常都会诱发渐进性的躯干和腹部肌肉僵硬、强直和痉挛,病情严重的会导致食管梗阻、骨折和关节脱位、呼吸衰竭,甚至猝死。
在纪录片中,席琳·迪翁透露,从2008 年起,她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问题,那时她正在举行“为爱冒险世界巡回演唱会”,一次吃完早饭她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尖,声带出现痉挛,“我被吓着了,很快地,我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嗓音了。我可以唱出高亢的声音,但声带马上就会痉挛,耳鼻喉科医生从各种角度研究了我的声带,并没发现声带有问题。”
就这样,席琳·迪翁坚持完成新一轮拉斯维加斯驻唱以及5 场世界巡演,中途她感觉到肌肉僵硬的症状更频繁了。“我的肺没问题,可是我感觉肺部发僵,我非常难过。痉挛发作时,就像有人想勒死我一样,像有人一直在压着你的喉咙,同时,腹部、脊柱会持续抽筋。”
席琳·迪翁热爱舞台,她说当听到观众喊“席琳!席琳!”时,会觉得自己肾上腺素飙升,心跳加快,想着自己的梦想再次成真,“我太爱这种感觉了,接着就喉头一阵痉挛,我的声音变尖了,药效结束了。”
耐药性加强,席琳·迪翁只能加大药量,她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吃八九十毫克安定片,“90毫克安定可以致人死亡,而这只是其中一种药而已,我不想说得太夸张,但我当时很可能因此丧命。我必须吃药,因为这样我才能走路,才能吞咽,才能去正常生活。”
即便大量服药,仍会出现不得不取消演出的情况,席琳·迪翁沮丧地说,她只能撒谎——她曾给出过的借口包括鼻窦感染、耳部感染等,有时候迫不得已,还会拍拍麦克风,假装是设备问题。最难的时候,她只好中断演出,“说去换装,却再也没有回到舞台上”。
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,席琳·迪翁在2008到2009年间横跨五大洲,造访25国、93个城市,完成了“为爱冒险世界巡回演唱会”;2011年后,她在拉斯维加斯凯撒宫连续举行了427场固定演唱会;2020年3月,她又完成了“勇气世界巡回演唱会”北美站的前52场演出,直到新冠疫情,她才停下来。总计长达16年的驻演,缔造了1141场超455万人次观演的新纪录。
在确诊为僵人综合征后,席琳·迪翁坦言她甚至有些开心,因为她终于可以不用再向家人、粉丝隐瞒了,“这个秘密太沉重了,我承受不了了,我不能再撒谎了。”
离开舞台的席琳·迪翁提起歌迷会落泪,她把自己比作一棵苹果树:“人们排队来看我,我也给予他们最好、最闪亮的苹果。后来我的树枝开始下垂、歪斜,苹果也少了,可排队的人还是那么多。我觉得,如果我没有苹果给他们,我不想让他们一直排队等待。”而在舞台上,听到歌迷高喊再唱一次时,她也会强忍病痛回应歌迷,因为她说“他们值得”。
我要努力康复,我想再站上舞台,我要学习与疾病共存
在确诊之后,席琳·迪翁取消了2022 年“勇气世界巡回演唱会”剩余场次,开始努力复健,并且有了拍摄纪录片的想法。“我想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真实,因为我的复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,没有特效药,复健不只是声音练习或是做普拉提,而是身体与声带、情绪和精神上的复健。我尊重歌迷,要呈现给他们真实。”
拍摄纪录片的另一个原因也与席琳·迪翁的孩子有关。席琳·迪翁和丈夫生有三个孩子,其中生于2010年的艾迪与尼尔逊是对双胞胎,席琳·迪翁说两个孩子会看着网上的消息问她:“妈妈,新闻说你去世了。”镜头前的席琳·迪翁讲起这件事时笑了,随后她唱了一句“我还活着”。她说:“我得提醒孩子们,不能完全相信你听见、看见的东西。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孩子们,我是真心诚意的。我让艾琳拍摄了对某些人来说难以承受的内容,但那是我的现况。”
对于纪录片导演的选择,席琳·迪翁非常慎重,她在接触过几名导演后,最终确定了艾琳·泰勒,“我想要找的是真正能与这个计划有所共鸣的伙伴。我不想要把我的人生戏剧化,或虚构假的经历,也不要什么都问‘可以谈这个吗?’‘可以去那里吗?’我迫切地想信任某个人,以向他们坦白。我听艾琳说了她自己的故事后,就认定她是那个人。我的朋友不多,现在我认为她是其中一人,因为她能够懂。”
《我是:席琳·迪翁》展示了席琳·迪翁真实的多面,有优雅,有幽默,有自信,也有脆弱。她讲述说自己曾经为了喜欢的漂亮鞋子,而忍受着“穿小鞋”的痛苦——把脚趾都紧紧蜷缩着。或许别人看来何必要受这个罪,但是席琳·迪翁却颇有些“强势”,“是我穿鞋,不是鞋穿我,所以我想穿就要穿进去,别管我穿多大码的,因为我爱这双鞋。”
在生病后,她也会心生哀怨,“为什么是我?我做了什么?我一直是乖姑娘,非常自律,是好妹妹、好母亲、好妻子。我只是试着好好活,尽力勇敢,一辈子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。” 在聊起别的歌手时,席琳·迪翁眼神发光,会唱他们的歌曲,带着满满的欣赏, “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能抽烟喝酒、疯狂熬夜的人,那些很‘酷’的摇滚歌手。而我为了保持嗓音,不能喝酒,只能喝水,每天要保持12个小时的睡眠。”
席琳·迪翁还在影片中真实记录了她的难堪。片中有她病症发作时的画面,一次在录音后,她癫痫发作引起全身痉挛、抽搐,医生迅速为她急救,席琳·迪翁坦言:“每次发作我都感到羞愧,不知该如何表达,无法控制自己。” 导演艾琳·泰勒透露,拍摄过程中曾经有过挣扎,一度想停止拍摄,帮助席琳·迪翁,但席琳·迪翁要求保留完整的场景。艾琳表示,这可能会让某些观众感到不适,“对我来说也很难,但迪翁看过这些画面,她认为如果能通过她的情况,让更多人理解SPS这个病,这些画面就是有意义的。”
令人难过的是,席琳·迪翁这次病情的发作是因录歌心情激动引发,在被医生告知原因后,她说:“如果我做自己热爱的事情,就会受到刺激导致病情发作,那当我站上舞台的时候,该怎么办?”
席琳·迪翁坦承自己曾一度几乎无法行走,也无法正常生活,但她不想让孩子们害怕,“所以我要努力康复,我想再站上舞台,我不想让三个儿子经历丧父之痛后,再失去母亲。我要学习与疾病共存。”
奇迹人生,二度献唱奥运会开幕式
席琳·迪翁今年2月参加了格莱美颁奖典礼,台下歌手全都起立鼓掌,席琳·迪翁也哽咽泪目。从那时起,全球乐迷都在关注着她的动态,期待她能早日重返舞台。今年5月,席琳·迪翁登上《Vogue》法国版 5月号封面,透露自己的目标。“我的目标是再次见到埃菲尔铁塔!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。我知道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!”
北京时间7月27日,席琳·迪翁现身巴黎奥运会开幕式,为全世界带来《爱的颂歌》,这是她确诊僵人综合征后首次在公众面前演出。
席琳·迪翁与奥运会缘分颇深。1996年,席琳·迪翁在亚特兰大百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了主题曲《梦想的力量》,成为奥运史上首位独唱歌手。
2005年,为了支持巴黎申办2012年奥运会,席琳·迪翁录制了全新版本的法国经典歌曲《A Paris》,尽管巴黎最终未能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,但她的这份深情助力,无疑为巴黎的文化和奥运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今年4月,加拿大奥委会推出了《勇者无敌》系列纪录片,纪录片讲述的是几位加拿大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、为奥运奋勇拼搏的故事。席琳·迪翁在其中献声宣传,加拿大奥委会发帖配文“我们都有能力克服各自的磨难”,表达了对席琳·迪翁战胜病魔的祝福。
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完成了辉煌的复出表演后,席琳·迪翁也发文写道,“今晚在巴黎2024年开幕式上表演,我感到非常荣幸,并且能够回到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,我满心喜悦!最重要的是,我非常高兴能与这些了不起的运动员一起庆祝,他们都有着牺牲和决心、痛苦和坚持的故事。你们所有人都专注于自己的梦想,无论是否能带回奖牌,我希望在这里的经历对你们来说意味着梦想成真!你们都应该感到自豪,我们知道你们为了成为最优秀的人已经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。保持专注,坚持下去,我的心与你们同在!”
并未完全战胜疾病,如果能帮助这些患者,我愿意经历这一切
尽管惊艳亮相巴黎奥运会开幕式,但席琳·迪翁未来的舞台之路,依旧荆棘密布。席琳·迪翁坦承自己并未完全战胜疾病,仍在和它抗争,而且会是永久性的。她感谢主治医生,“医生为我传达了重要的结果——她让希望取代我的恐惧。我希望有奇迹出现。”
席琳·迪翁透露自己目前状态很好,工作相当多,每周五天都会运动以及做发声练习。“我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团队的工作中,我想成为最好的自己。家人和孩子的爱,还有歌迷的爱,以及团队的支持,这些是礼物,我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止我。”
席琳·迪翁无法告诉大家她什么时候会重返舞台巡演,“我的身体会告诉我,但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停止的,那就是意志,是激情,是梦想,是决心。人们总是来看我唱歌。对我来说,这证明了我曾经是、现在也是一名真正的歌手。我热爱这种感觉,热爱歌唱,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。”
席琳·迪翁笑说很荣幸能在55岁时为法国版《Vogue》拍摄照片,“尽管我在30 岁的时候身体状况更好,也更美丽,但那时《Vogue》并没有找我拍照片。我很自豪在55岁的时候能向大家展示我的美丽。但什么是美呢?美是你,是我,是内在,是我们的梦想,是今天。美是我们周围的一切,它就在那里,有人看到它,有人观察它。今天,我是一个对未来感到坚强和积极的女性。我的梦想是活在当下,因为我知道怎么专注于当下,这样太好了,我终于再次感到快乐。”
席琳·迪翁期望纪录片《我是:席琳·迪翁》有助于让人们更了解僵人综合征,并鼓励有类似症状的人们及时向医生求助,“我在想我这一生的使命是什么?是成为歌手?是当个母亲?还是让人们关注僵人综合征?如果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病症,能助力加速罕见病症状的识别工作,实现更早的诊断,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我愿意经历这一切。”
文/本报记者 张嘉
谷歌热搜词:
《生死速度》今日上线 致敬冲锋在前、坚守阵地的医护工作者
IMAX发布《小行星猎人》特辑 震撼呈现科学奇观_全球电影资讯网
《刺猬》发布预告和海报 倔强的“病人”惊喜亮相
佟丽娅献唱电影《假如,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》
天赋异禀第二季北极星小姐姐孕照曝光 天赋异禀第二季百度云地址
让影视“共创”释放创作潜力
电影《龙门相》上线欢喜首映 东北边陲小镇连环奇案凛冽来袭
石原里美因收视不好大哭 《高不可攀》剧情介绍好看吗?
《星际迷航:31区》首曝剧照 杨紫琼回归饰演女皇_全球电影资讯网
《战火黎明》定档12月27日 特种兵原班人马带你重回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至暗之刻
马丁·斯科塞斯谈《花月杀手》时长:给予电影尊重_全球电影资讯网
《灭罪》开机 费启鸣叶祖新破解谜案深渊
皓镧传有哪些人物有历史原型 皓镧传李浩澜有历史原型吗?
艾伦亮相《我和我的父辈》首映礼 电影定档国庆节
孙阳主演文艺电影《人海同游》入围釜山电影节_全球电影资讯网
传奇电影《天命玄女——妇好》横店开机
口碑分化爆款难出,“喜综”为何不再轻盈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